跳至主要內容

韭菜的自我修养 📖 65000 字/3 小时

 

2898 🙌💎
李笑来 - 韭菜的自我修养 📖 65000 字/3 小时 李笑来的币不要买,但是李笑来的书一定要看 我重新整理的书籍大纲: 1. 交易者心态与行为: - 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 - “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 - 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 - 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 - 更可怕的是不计成本地冒险 💸🎢 - 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 🤔🌾 - 我要是在那里卖这里买就好了 💭🔄 - 韭菜没有生活甚至没有性生活 🚫🌱🛌 2. 交易策略与方法: - 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 - 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 🚶‍♂️🚪 - 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 -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 - 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 📈🔍 - 认识周期、识别周期和把握周期 🔄📅 3. 成功交易者的特质: - “韭菜”缺乏礼貌的根本原因 😡❌ - 谁说“韭菜”不在乎寻找价值 💰🧐 - “韭菜”不缺耐心缺的是实力 ⌛💪 - 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品质 🧘‍♂️💼 4. 学习与成长: - 人怎样变坏的就会怎样变傻的 🔄🤷‍♂️ - 其实真不是谁都能去做早期的 💼🌱 - 你要学的真不是项目分析能力 📚🔍 - 生活之外还必须有工作和学习 💼📖🌱 ⬇️⬇️⬇️ 一、交易者心态与行为: 1⃣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 1. 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你到底是不是一根韭菜呢?还真的不好说。因为“韭菜”的准确定义究竟是什么,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然而,从人们经常的造句,能看出“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场里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比如,“我是一根新韭菜”,或者,“他们都是老韭菜”。与“韭菜”相对的,是“庄”,一般指交易市场里财大气粗的大户。 交易市场里,有人赚钱,有人赔钱…… 不过,一般来说,人们的印象里,“韭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而“庄”貌似肯定是赚钱的,因为他们“应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割韭菜”手法…… 词语之间常常是有固定搭配的,有些搭配存在,就说明人们普遍能够理解那种搭配,现实里也确实存在,比如,“好人”之前,就可以有“坚强的”和“脆弱的”;而另外一些搭配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在人们的理解之中,那种搭配现实里就根本不存在,比如,“坏蛋”之前的形容词很难是“善良的”。 与“韭菜”想搭配的词,是“割”或者“被割”。“割”这个动作理论上应该是“韭菜”的对立面(所谓的“庄”)发出的;而“韭菜”则是经常“被割”…… 你几乎看不到有人用这样的句子:“我这个韭菜把庄给割了!” —— 若是有人真的这么说,那几乎肯定是吹牛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只不过是从一根“新韭菜”变成了“老韭菜” —— 即,依然不赚钱,依然“在被割”……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曾经是“新韭菜”,但,后来再也不是“韭菜”了,偶尔也说“我也是一根老韭菜”,那只不过是戏谑而已,或者是为了“亲民地谦虚一下”…… 为什么呢?在人们的普遍心理之中,即便不是所谓的“庄”,只要真的赚到钱了,那就不再是“真正的韭菜”。 于是,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常用语境里得出基本上还算准确的定义: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这么看来,作为一根“韭菜”,想要成为“非韭菜”(不一定是所谓的“大户”,或者,所谓的“庄”),任务很简单啊: 赚到钱…… 只要赚到钱了,你就可以貌似谦虚地讲话了: …… 其实我也只不过是一根老韭菜而已啦! 这么说话的时候,你是很善良的,你是很体贴的,你很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 —— 那些没赚到钱的人,见到你这种已经赚到钱的人,如果没有你这种“虚伪”来安抚他们那脆弱的心灵的话,心理会更崩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你不仅善良体贴,你也特别擅长保护自己,因为你若是没有这一点“虚伪”的话,真的会有很多人恨你,甚至想要干掉你 —— 就好像长期以来李笑来所面对的那样。 虽然“韭菜”的这个定义,其实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地准确,但,让我们先凑合着用一段时间罢。 另外,补充一个所谓“韭菜”的常见特征: 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特别常见吧? 2⃣“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源自一个相同的原因: 他们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 2011 年 3 月初,我在 Twitter 上第一次见到 Bitcoin 这个词之后,几乎天天被它吓倒…… 第一次看新闻标题的时候,说它在二月份刚刚超过一美元!结果那才几天啊,就已经一块五了…… 等我四月底把账号弄好开始动手的时候,已经四块多了…… 然后开始买买买,等我买完第一批 2100 个的时候,均价竟然是 6 美元…… 还在涨!然后,到了六月初,最高涨到 32 美元!这才捂到手里多久啊!才一个月多一点,收益竟然有 5 倍还多! 嗯,就这样,我成了一颗人们口中常常提到的“韭菜” —— 为什么呢?接下来的时间里,二十多个月之后,那些“高位接盘”的“韭菜们”,包括我,才“解套”…… 中间那么久的时间里,一路阴跌,比特币价格最低甚至突破了一美元,对于那些最高价买入比特币的“韭菜们”来说,资产一度缩水 97%! 嗯!我是个散户,我一进场就买买买,而后我资产一直在缩水,我就是一根“韭菜”。 交易市场里有很多特别气人的定律,比如: 一旦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市场就会大跌! 看起来没有逻辑支持,所以你可以暂时不信,但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定律的魔力。 对所有新手来说,这个定律几乎永恒不变: 你一买,它就开始跌; 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简直气死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情况呢?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换言之,当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的“入场资金”已经到了枯竭边缘…… 你想啊!“连你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要冲进来赚钱的时候”,那交易市场的行情是不是到头了? 所以,2011 年 5 月,当李笑来这个八杆子打不到的外行都通过新闻知道了比特币并且开始不断买入的时候,那一波比特币行情就已经到头了。到!头!了!所以,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熊市。 所以,对新手来说,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句是永远正确的陈述,第二句是所有老手希望自己当年被人教育过的建议(要是当年有人这么教导我就好了!):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 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其实,一上来就错了,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恰恰相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你想想吧,连我们的人生都非常不严肃…… 崔健就在歌里戏谑过这件事儿: (忽然来了一个机会,空空的没有目的)—— 就象当初姑娘生了我们,我们没有说愿意……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荒谬,所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3⃣ 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 我猜,你跟我一样,刚刚进场之前,没有遇到一个人像李笑来一样告诉你那两句最重要的话。于是,你和我的境遇一样,兴奋没多久就发现自己进入了好像是永远难以逆转的窘境。 **交易,本来是人类社会中最本质、最普遍的行为。**可惜,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全球所有的普及教育、高等教育都默认不把它当作必修课程 ——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命中注定一样,前仆后继地“亡羊补牢”。 可惜,很多“韭菜”只有一只羊,所以,从来都没有过“羊牢”,所以,他们的羊死了就死了,“补牢”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机会…… 于是,你跟我一样,一进场就犯了个大错,不知道牛市即将结束,激动地“买买买”,全然不顾那是被牛市打了催肥激素的价格,看着眼前的“利润”甚至觉得自己的智商都在飞涨…… 然后,然后就被“套牢”了…… 怎么办? 环顾一下四周,你就明白了。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是: 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 人越穷,赚钱的欲望就越强烈,所以常常不惜铤而走险。很多新手就这样给自己挖好了陷阱,栓好了上吊绳,他们不仅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在交易市场里花光,还要“加上杠杆”,借钱“投资”…… 结果呢?很惨。 如果你运气足够好,那么你就会像我一样有翻身机会: 虽然被套住了,但依然有钱可以慢慢花,于是,在其后漫长的熊市里,依然有机会降低成本建仓…… 所以,“亡羊补牢”是有前提的: 你有的不仅仅是亡掉的那一只羊; 除了它之外你最好还有很多只羊; 因为你有很多只羊,所以你过去就建过“羊牢”; 所以,你虽然“亡羊”了,但还有机会去“补牢”; 所以,一旦“牢”补好了,你可以管更多只羊; 所以,最初的时候,亡掉一两只羊,最终显得无所谓…… 所以,“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啊: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 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4⃣ 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 冒险,在都市传说里,经常被与“勇敢”混为一谈,这种概念混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造成过大的风险。然而,在交易市场里,这种混淆常常是直接致命的。 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 —— 这一点,韭菜们并不知道。正如韭菜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尴尬解释有误一样,他们对成功者的解读也是无一正确。他们以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 市场有风险; 所以,想要成功就要冒险; 反过来,不冒险就不可能成功…… 错了!真的完全错了! 想要摆脱“韭菜的宿命”,你必须学会的一个观念是: 能不冒险绝不冒险…… 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获得经验的最直接方法是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然而,在风险这件事儿上,一定要尽早学会观察他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我有一位新东方同事,去牛津赛德商学院(Saïd Business School)读 MBA,回来给我讲,第一堂课上,教授一上来在黑板上就写下这么几个词: Use others people's money!(用别人的钱!) 注:这句话出自一本出版于 1914 年的一本著名书籍的书名:《Other people's money, and how the bankers use it》,作者是 Brandeis, Luois Dembitz。感谢互联网,你现在可以在 archive.org/details/otherp 阅读此书。 箴言。这则是有深刻智慧的,回想一下上一节中所提到的“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罢。所以,著名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从那一刻开始磨炼的就是“融资能力” —— 只不过,为了避免误解,他们多多少少都学会了一点用来保护自己的“虚伪”,从来不提这事儿而已。动物世界不就是这样吗?所有的动物都有一些为了保护自己而隐藏自己的一些诀窍。 若是我有机会开个全球知名商学院的话,我一定会把这句话刻在墙上让所有学生牢记永生: 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盯着别人冒险!) 这比“用别人的钱”更重要。为什么呢?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有一点钱”早已不再是难事了;又由于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机会也比过去更多、更大;所以,“用自己的钱”也能做很多事情,“用别人的钱”反倒相对危险了…… 然而,无论经济怎么发展,风险还是风险,为了获取经验,必然需要有人冒险…… 不过,冒险的一定不能是你,你干什么呢?你观察,你总结,你学习。越大的风险,越需要你这样的人 —— 冒大险的人最终实际上要感谢你,为什么呢?他们折了就折了,可是因为有了你这样的人,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不仅自己受益了,还传播了出去,他们的失败就有了新的意义…… 思考正确的结论真的很难,因为有时候“正确的结论”看起来是那么邪恶,即便是最深处闪闪发光。 还有另外一些东西,甚至不是“冒险”,因为冒险毕竟还有生还的机会。比如,借钱冲进交易市场,比如,加上杠杆,再比如,在没有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玩期货…… 这些都不是“冒险”,干脆就是“找死”。尤其是在区块链资产交易市场里,更是如此。它本身已经是个波动(风险)巨大的交易标的了,还要在这上面叠加风险,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然而,韭菜们是不信的,坚决不信的,即便是已经粉身碎骨,他们还是相信“要是有人肯再借我一点钱…… 哼!我一定会翻身的!” 注意 这一章的内容,99% 的情况下会被误解。歧义来自于这里面所说的“别人”(other people),基本上总是被那些投资或投机失败的人“主动自我对号入座” —— 他们不明白“用别人的钱”中的“用”,是指在金融领域由相关法律规定和保护之下的“合法使用”。同样的道理,“看别人冒险”中的“看”,显然也不是那种“恶意的看”,而是指理性地观察与学习。把这种东西写出来,多少是有风险的,因为它在没有被全面解释清楚之前,很容易被误会成“政治不正确”(politically incorrect)…… 所以,基本上,只要说出来就一定被骂,而且还是从各个角度被骂。 5⃣ 更可怕的是不计成本地冒险 💸🎢 成功的交易者,跟爱因斯坦口中的“上帝”一样,是不玩骰子游戏的 —— 纯粹由概率决定的事情,他们会直接回避。 就算偶尔他们接受风险,那他们能接受的也只能是“胜率超过 50%”,或者最好“胜率远远超过 50%”的决策。 韭菜们不一样,他们喜欢冒险,但是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计算风险 —— 是呀,风险是可以通过算术算出来的!韭菜们从来没有算过,甚至没有想到过应该计算一下。那你说他们能赢吗?若是他们竟然赢了,那岂不是没有天理了?! 你是新手,你不是韭菜,至少你不想永远是一根韭菜,那怎么办? 学啊! 不想学?那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有 —— 退出市场,永不参与。 那还是学罢,直到把自己变成一个学霸。 有人向你借钱,100 块,然后告诉你他愿意到期还给你 110 块。这时候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你的风险是那个人跑了,你损失 100 元,你可能的回报是,如果他还你钱的话,你的钱比原来多了 10 块…… 于是,你的回报风险比是 0.1 : 1 = 10%,这看起来完全没啥吸引力么! 若是对方告诉我,借 100 块钱,第二天还 150 块,哈,我是肯定不会借的,因为这种条件只可能是个急着去打麻将的赌鬼提出的…… 我没这样的朋友!玩笑归玩笑,回头看本质:实际上,在不确定对方信用的情况下,无论回报是 10% 还是 50%,抑或是 200%,风险是一样的:你最多可能损失掉的是 100 元本金;回报风险比很不一样,而这个比率给你带来的心里影响也非常不一样…… 读起来有点绕?别急,刚开始多简单的东西叠加好几层之后都会显得很复杂,也显得不那么直观。多读几遍是读任何好书的诀窍。 在上面的例子里,你的实际成本来自于那“同样的风险” —— 有可能损失 100 块 —— 给你带来的压力。你月收入竟然是六位数,那你甚至会对对方说,“算了,不用还了!” 如果你是个在大学里读书全靠父母救济的穷小子,100 块很可能是你一整天的饭钱,并且竟然是在月末,你只剩下最后 100 元的时候,那成本就是你完全不能承受的了。 所以,你看,计算风险成本要考虑很多因素,你的实力最重要,然后才是回报风险比 —— 你看,在哪里都一样,实力最重要。 换一个场景,在交易市场里。 你看到某个标的,X,从之前的一个价格高点 26 元回落到 20 元,然后你猜它很有可能回涨到 22 元,到时候你就可以“套现”了。于是,你动用 500 元购入,总计买到了 25 个单位。那,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算一下呗? 分子是可能的回报。当价格真的回到了 22 元的时候,你总计可能的收益是 50 元,而你拿出来“冒险”的总金额是 500 元,所以,你的回报风险比,是 50 : 500 = 10% —— 这个比率看着如何呢?实际上不咋样罢? 然而这个计算还需要改进。因为新手是不设止损线的,或者,准确地讲,“韭菜”是没有“止损”这个概念的。你不一样,你学会了,你知道应该设个止损线。所以,你给自己定了个止损线,如果价格跌倒 18 元,那么你无论如何都得卖出! 这个时候,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分子还是 50 元,风险呢?风险是 500 - ( 25 * 18 ) = 50,于是,50 : 50,相当于 1 : 1 …… 这跟抛硬币有啥区别呢?你为什么要跑去交易市场玩抛硬币呢?! 而且,这跟抛硬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交易是有手续费的,无论你买还是你卖,于是,若是把手续费因素考虑进来,你这次的交易无论如何都比直接抛硬币赌正反面都差!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甚至永远是韭菜,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冒险,还不计成本地冒险,更可悲的是,那么简单的算术,他们竟然没想过应该去算一算…… 他们也学习,但学得是“打探小道消息”那一套。 6⃣ 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 🤔🌾 交易有风险。 法律真的很好玩,交易标的发行者,如果不向公众公示风险,很可能会被认定是犯罪,罪名是诈骗。可事实上,这本来完全不用公示的啊!—— 因为一切的交易都有风险,交易者应该进场之前自己就明白的! 可惜,“韭菜”们就是那么冲动,冲进来的时候,不阅读、不思考、不学习,他们之所以一冲进来就“买买买”,理由非常简单,“别人已经赚到钱了!” —— 保护“韭菜”真的非常不容易。 “被套了”之后才开始研究“价值投资”的,都是善良的韭菜,因为他们起码还在“默默地承担自己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而后希望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的遭遇。 更极端的“韭菜”,其实是更常见的“韭菜”,一般都是要“维权”的!再一次,他们要“讨个说法”,讨一个让自己舒服的说法。 2018 年 7 月,雷军的小米在香港上市,当天破发。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成了“高位接盘者”而“被套”,很多人成了所谓“被割的韭菜”,那么,请问,“割韭菜”的人是雷军吗?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自己被套,认为自己被雷军割了韭菜的人,真的思维混乱,乃至于他们完全不应该进入交易市场,因为他们不仅自己逻辑混乱,并且完全没有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的能力 —— 能力这个东西,不是自己以为有就可以的,是吧? 今天全球市值排名最靠前的 Facebook 当年上市也破发了呢!请问: 如果当年破发之前买 Facebook 股票的人在破发的时候并没有“割肉”而是持有到今天,他是赚钱了呢?还是赚钱了呢?! 显然,这样的人没有“被割韭菜”,并且,他们也不是靠“割韭菜”赚到的钱,不是吗?! 仔细观察,你会看到真相: 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被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被自己割的! 他们犯的错误拆解开来有三个: 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好资产的交易。市场上有没有坏的资产呢?(注意,是“坏”的,而不是“不好的”,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不应该混淆。)当然有!市场上不仅有坏的资产,还有很多欺骗。恶意操纵市场,内部不当交易,违规利益输送…… 无数变种。在现实的交易市场(比如股票市场)里,法律法规发展完善了这么多年,以上的恶行也从来没有被铲除干净过,法律是滞后的,坏人却是永远不断进步的…… 区块链世界里呢?在一个法律更不完善,法律更为落后的世界里,当然坏的资产更多,欺骗也更多! 再进一步,利用“韭菜”的认知落后,认知缺陷,诱导韭菜“高价接盘”再想办法让他们“挥刀自宫”的,绝对是坏人,虽然有时候法律还跟不上,但,他们是确定的坏人。这有点像什么呢?在街上偶尔你会看到故意把自己的车牌掩盖或者部分掩盖(你见过用泥巴抹在车牌上以至于三两个数字或字母被盖住的罢?)的人,是“确定的坏人”,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在还没被抓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逃避责任…… 所以,他们是“确定的坏人”。 说实话,你还没见过更狠的“韭菜”呢! 他们知道自己“被割”了,所以决定要坚持到“自己能割别人”,在这个过程中,若是谁竟然戳穿了真相,妨碍了“自己将要割韭菜的机会”,那就跟你拼命。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南京钱宝网”事件。很多所谓的“投资人”明知道他们参与的是个庞氏骗局,但,他们是这么想的: 在自己还没有解套之前,钱宝网若是垮了,那自己不就成了无可救药的受害者吗? 所以,在找到下一批受害者之前,钱宝网是不能跨的!现在你知道“韭菜”多吓人了吧? 7⃣ 我要是在那里卖这里买就好了 💭🔄 **所有的韭菜都有幻觉。**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他们都在盯着 K 线图。时不时,他们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个念头: 唉!我要是在那里卖出(眼瞅着某个价格高点)然后在这里再买入(目光挪到某个价格低点)…… 就好了! 不知道你怎样,单说我自己,我最初的时候就有过这种幻觉 —— 后来,经过观察,我猜每个新手都有过这样的幻觉罢。 它之所以是幻觉,看那句型就知道了: …… 就好了。 这是最典型的人们想要摆脱尴尬的时候所使用的句型。现实是,过去不能更改;韭菜却仍然忍不住去幻想一下,要是过去这样那样更改就好了。这明显是小孩子才有的不切实际的念头,然而,冲进交易市场之后,在外面那么“成熟”的人,突然之间又开始极度幼稚起来…… 这种幻觉,新手难免有,但老韭菜们却长期幼稚。 听听他们所描述的“黑庄”(很可能也是他们的幻觉)就知道了: “李笑来在 EOS 32 元的时候全部抛出套现,而后等市场砸到 6 元的时候,有全部买了回来…… 这一来二去,才几天时间,李笑来就获利 5 倍以上!”(这是 2017 年 8 月中旬的一篇报道中所描述的) 32 元,是 EOS 在那一个阶段的最高点;而 6 元,是那个阶段的最低点。李笑来真的很厉害哦!竟然能提前准确地预测最高点,然后“全部抛出”!不仅如此,很快又预测到了最低点,然后竟然在那个点上“全部买回”! 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新手不知道就罢了,韭菜们都老了还这样?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有一个价格,在交易市场上,伴随着那个价格,有一个“盘口交易量” —— 这很重要! 冷静一下,仔细看看 K 线图就知道了,在当时 32 元的价格上,成交量事实上很少 —— 事实上,在任何“最高点”、“最低点”的价格上,成交量都很少!在最高点的价格上,只能卖掉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卖,就要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了…… 反过来,在最低点的价格上,只能买到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买,就要以更高的价格成交了…… 韭菜就是这样,对自己的过去时不时需要使用幻觉安慰自己;进而,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会不由自主地使用同样的幻觉解释 —— 全然不知道那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还是同样的机理: 他们认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所以,自己赔掉的钱,一定有人赚走…… 至于是谁“赚”走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谁”是他们自己幻想出来的存在,所以,必然是“真实的人”,是谁呢?只能是那个“他们已然知道赚到钱的那个人”…… 所以,他们就很自然地把李笑来当作那个人。对!只能是李笑来。 等你一点一点进步,离开注定成为韭菜的那条路之后,你自然会明白的: 作为交易市场中的一份子,你不大可能在最高点卖出,也很难在最低点买入…… 为什么呢?理由很清楚也很简单: 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因为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 你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冲动的人,所以,那一部分冲动的交易注定不属于不冲动的你! 相信我,你是一个正常人,所以,时不时出现一点幻觉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你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当幻觉出现的时候,你能识别那个幻觉,明确地知道那是个幻觉,所以,你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使劲晃晃脑袋,甩掉那个幻觉,继续正常生活、正常思考…… 8⃣ 韭菜没有生活甚至没有性生活 🚫🌱🛌 2013 年的时候,我在北京的车库咖啡演讲,最后五分钟,给所有听众提了一个中肯的建议: 记住,你要有生活,并且,生活最重要! 五年过去了之后的今天,你自己打开搜索引擎,搜索一下“区块链 性生活”,搜索结果第一页的文章随便点开哪个看一会儿呗…… 那些文章,事实上并不是戏谑,确有其事。 新手成长为“非韭菜”,最重要的手段,你读到现在还记得吗? 降低交易频率 这看起来无比简单的方法,却最终很少有人做到,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是人,我们天生基因就决定了我们喜欢关注变化。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关注的都是动的东西,而不是静止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喜欢养小动物,相对来看喜欢养花种草种树的人相对少很多很多…… 冲进交易市场的新手,一上来就会被 K 线上各种相关跳动的数字和指标所吸引,这很正常。中国人参与 A 股市场交易相对还是很幸福的 —— 每天上午那么晚才开市,两个小时之后午休,下午也是很早就闭市了…… 所以,即便是想盯着看,也就那么一会儿,每天还有大十几个小时事实上干脆没得看。所以,你从来没怎么听说过 A 股市场上的交易者没有性生活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区块链的世界不一样。区块链的交易市场里的交易 24 X 365,永不间歇。就算某一家交易市场系统崩溃,挂掉了,还有另外过万家交易市场在运转。A 股的股民,基本上在一家最多两家交易市场交易;区块链交易者呢,永远时时刻刻开着五六家交易所的交易界面去操作,很多韭菜们恨不得一台电脑上接入五六块大屏幕! 韭菜们的生活,甚至性生活,究竟被什么剥夺了呢?真的是区块链吗?虽然看起来罪魁祸首那么像是区块链,但冷静的我们知道那区块链肯定是冤枉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这么个东西: Fear of Missing Out,缩写 FOMO,另一说是 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 FOMO,“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FOMO 几乎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东西,而且越是底层,越容易被它左右。你看看传销或者微商的宣传口号就知道了,几乎是千篇一律的: 你已经错过了 XXX,后来你又错过了 YYY,现在你还想错过 ZZZ 嘛?! 越是缺乏机会的人越是容易被这样的句式扇动。冷静下来想想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是个并不缺乏机会的人,即便是比特币价格涨上天,你会因为这个事实焦虑吗?不会的!因为你有别的机会。 2018 年春节的时候,有一帮人搞了个“三点钟”群。整天不睡觉,凌晨三点还在聊,甚至那个别人快醒了的时候,他们刚开始聊。话题漫天飞舞,从历史到哲学,从数学到工程,张三李四在里面喷着各种不明觉厉的经济学名词(大多数都是肤浅的甚至是错的)…… 他们真的是“兴奋”吗?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过去,他们只不过是又一批“FOMO 恐惧症患者”而已。每一次周期,都会有这么一拨人。我已经经历了三五次大大小小的牛熊,这种情况、这种人见太多了,他们说的话事实上都是在重复之前已经离开的那拨人说过的话,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却都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然而,尴尬的是,你已经入场了。更尴尬的是,你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 FOMO…… 那怎么办? 从今天开始,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内容。我当年是靠这样一个做法调整自己行为的。拿着纸笔罗列我自己生活中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比如,经过筛选,觉得朋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与好朋友维持加固长期强关系,需要做什么呢?又罗列了好几页纸,经过筛选,发现“一块吃好吃的”是特别重要的一项。于是,需要填满时间的时候,我就开车出去四处找好馆子…… 经常是试了好多家之后才发现一个特别突出的,若是该店有若干个连锁店,我就都去一遍,在里面挑出最好的一个分店 —— 甘家口那家大熊烤羊腿,就是在四家分店中选出来的对我来说最好一家。 你喜欢读书,就去买更多的书,安心读完;你喜欢弹琴,就找来更多的曲子去练;你喜欢看电影,就去买更好的影音设备,搜集更多的影音资源…… 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善于自娱自乐,这是牛屄交易员必需的最重要技能 —— 它甚至比交易判断都要重要一百倍。对我来说,连写书、写文章都成了“自娱自乐”的主要手段之一。 如果你不善于自娱自乐,如果你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认真生活,那么你就没办法降低你的交易频率,那么你就会变得跟韭菜一样整天盯着屏幕,跟女朋友做爱都要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就慢慢等着变成一根更不可能有性生活的老韭菜罢。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马斯克与川普的关系可能会在塑造未来比特币和数字资产监管政策方面发挥作

 來源網絡 12月31日, 比特币 价格巨震超过2300美元,暴涨触及95024美元高点后,回落至92600美元附近。比特币清洁能源使用率现已超过50%,亿万富翁 马斯克 (Elon Musk)此前表示,当这条件发生时, 特斯拉 将再次接受比特币支付。随着美国当选总统 川普 (Donald Trump)宣誓就职越来越靠近,川普交易再次回归视野。 比特币清洁能源使用率超50%特斯拉有望引入支付 多年来,比特币矿工一直关注环境问题,如今他们正在朝着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一步,目前超过56%的挖矿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进展可能为特斯拉重新引入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铺平道路。 比特币这一成就满足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设定的条件,他此前表示,一旦可再生能源消耗超过50%,公司将恢复比特币支付。这一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特斯拉将恢复比特币作为其电动汽车支付方式的预期。 过去几年,比特币矿工在使用更清洁的能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魁北克、冰岛和德克萨斯等地区因其水电、地热和风能等多样化的可再生资源吸引了矿工。水电目前以23%的占比领先可再生能源发电,其次是风能(占5%)和 太阳能 (占2%)。 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约127太瓦时电力,但仍面临碳排放方面的挑战。尽管清洁能源的使用有所增加,但比特币挖矿每年仍排放约6900万公吨二氧化碳。尽管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这仍引发了重大的环境问题。 尽管核能不可再生,但它占比特币挖矿能源的9%。此外,地热能也推动了比特币挖矿使用清洁能源,例如萨尔瓦多。然而,煤炭仍占能源使用量的22%,较前几年的40%有所下降。 交易员现在期待特斯拉重新引入比特币支付,马斯克最初因环保问题于2021年5月暂停了比特币支付。因此,在比特币矿工达到50%可再生能源门槛后,许多人相信特斯拉可能会展开行动。 马斯克已被川普认定为新设立的政府效率部门(DOGE)领导者,前者在美国11月总统大选期间,积极为川普造势。在川普胜选下,他已承诺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抱持更友善立场,为加密监管谱写亮丽的前景。 比特币支付的潜在回报可能受到地缘和经济因素的影响,马斯克与川普的关系可能会在塑造未来比特币和数字资产监管政策方面发挥作用。此外,川普对比特币的支持增加了比特币支持者对有利监管政策的乐观情绪。 随着比特币矿工转向可再生能源,Riot Platforms和MARA Hold...

《世华创业家:科创创富》世华网络... 中国科技研究zgkjyj.blo...

  《世华创业家:科创创富》世华网络... 中国科技研究zgkjyj.blo... 《科创合作》 TechCoopWorld.bl... AI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作 Programmer800罗汉 中国科技论坛 China Technology Forum 网络平台networkcn.bl...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站点 zgkjyjjlzx.wordp... OurCodercn 公益性的中国码农海外接单平台 D东大科技中心合作 ddkjzx.blogspot.... 世界币圈 coininworld.blog... 东大数字币 WTechPress世界科技出版...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外联合作) zgkjyjjlzx.blogs... 站点 zgkjyjjlzx.wordp... 世界最新科技sjzxkj.blo... 世界科技出版社站点 sjkjcbs.wordpres... 网络科技创新wlkjcx.blo... 东大世华网络技术 DD科创论坛 中国科创 东大区块链委员会《区块链合作》C... GROUP C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秘书处zg... zgkjyjjlzx.blogs... 中国科技 zgkj.blogspot.co...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 CET《科创创投合作》kccth... Web3

【⛔️自愿当黑奴交互Scroll主网生态教程】 Scroll是以太坊的原生 zkEVM 第 2 层解决方案,

  无颜 @WY_mask 【 自愿当黑奴交互Scroll主网生态教程】 Scroll是以太坊的原生 zkEVM 第 2 层解决方案,融资八千多万美金, 有意思的是这么久以来并没有在官方看到一些明确空投信息,反而看到了说没有空投,但作为L2龙头之一,不空投怕是说有点不过去,最近刚刚上主网,自愿当黑奴补一些交互! 本文由 #火币HTX | @HuobiGlobal 赞助 帮大家整理好了可交互项目和链接 一、先添加主网 配置 http:// chainlist.org/?search=scroll 添加不上的话就手动配置 Network Name: Scroll Mainnet RPC URL: https:// rpc.scroll.io ChainID: 534352 Symbol: ETH Explorer: https:// blockscout.scroll.io 二、跨链,最好用ARB或者OP跨,磨损相对少一些 1、官方桥跨链 https:// scroll.io/bridge 2、小飞碟 https:// orbiter.finance 3、犀牛 https:// app.rhino.fi/bridge?token=E TH&chainOut=SCROLL&chain=ETHEREUM4 … 3、猫头鹰Owlto https:// owlto.finance/bridge5 4、Symbiosis https:// app.symbiosis.finance/swap?chainIn=E thereum&chainOut=Scroll&tokenIn=ETH&tokenOut=ETH … 三、NFT类 1、Scroll Name Service(有点土狗) https:// scrollns.com 2、scrollname域名注册(非常土狗) https:// scrollname.com/#/app?inviter= 0xefC65C49407EF7633bBb18fe45E1DAE9D1104419 … 3、element NFT市场 https:// element.market/collections/sc rollname … 4、ZkMarke...